1、总体规划
在高中分科前应该根据考生的情况,对未来想要或擅长就业的方向做个总体规划。
就业方向是多种多样的,有人愿意行医,有人愿意教书,有人愿意经商,有人愿意从政,有人愿意在企业单位工作,有人愿意自主创业;有人愿意在城市谋职,有人愿意到乡村发展;有人擅长文,有人擅长理,有人擅长工,有人擅长艺。
总之,各有各的理由,各有各的天地,各有各的前途。你必须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,天赋、兴趣、智商、情商如何,向往什么样的生活,职业追求和人生理想是什么,这样才能做出合理选择。
2、一本线/特招线上60分以上的学生
高考分数很高(一本线上60分)的学生,尽量选择排名高的大学,专业偏向于基础,或者选综合性大学的理工专业。
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,毕业后再确定发展方向。很少有人知道将来会从事什么具体的工作,并不是说你现在学什么专业,将来就会做什么工作,大学不是职业学院。
你在大学要努力提高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,因为你将来参加工作,很可能要从事根本没学过的工作,这就需要你在实践工作中有较强的自学能力、理解能力、消化能力、吸收能力、运用能力、创新能力。
第一学历差不多能决定人生档次了,大学同学是人生最重要的人脉,不管什么专业都要尽可能挤进同考分匹配的大学,排名越高越好。
大学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熏陶,氛围熏陶你,同学熏陶你。身处好学校会学到更多课本外的有用知识,还有句俗语叫:本科看学校,硕士看专业,博士看导师,就是这个道理。
3、一本线上40分左右的学生
一本线上40分左右的学生,城市、学校与专业要并重考量,比较理想的去向是一线城市专门院校的核心专业。
学校与专业不能兼顾时,如果以选择学校为主,专业要尽量靠近学校的主体专业,或是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。如果以选择专业为主,就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整体情况,最好是自己感兴趣或毕业后找工作有优势的专业。
4、一本线左右考生
一本线左右能上较好二本院校的大部分学生,重点考虑城市和自己喜欢的专业。
因为这些本科院校中除少数专门院校及原来隶属国家部委的学校外,其他大部分学校整体水平接近,社会名声及排名等也都较接近。这一分数段的学生要尽量以兴趣为主选择专业,至少大类专业要与自己兴趣相投。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、是动力之源、是迈向成功的基础。每个人的兴趣各不相同,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,但以兴趣为主选择专业时一定要注意切合实际,也就是选择的专业要切实可行,不能架在空中楼阁之上。
5、本科线上学生
本科线上的学生,应以学一门将来能立足社会且自己喜爱的技术为主,淡化学校。
近年来很多省份二三本合并录取,因此这批学生数量最大。如果是出身这类教学质量不算太高的学校,那一定要专注于学会一项自己擅长同时又容易找到工作的技能,切莫眼高手低,认为有个本科文凭就万事大吉,结果到最后毕业时所学知识及专业能力还不如很多职校生的水平。成绩擦边本科线的学生,千万要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,多学习与今后实际工作相关的技术知识与能力,以便毕业后可迅速踏入职场,从底层做起,踏实地寻求进步。
6、了解学校校风、学风
要上本科院校的学生,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了解所填报学校的校风、学风。
校风好、学风正的高校优先选择,并尽量争取考上里面的国家重点学科。2020年全国高考录取比例首次超90%,高校日益扩招意味着那些成绩中下的学生也能读大学。而在校风好学风正的老牌学校读书显然更容易学到有用的知识。
7、新兴学科注意事项
选择填报新兴学科专业时需格外留心注意。新兴学科专业的设置主要是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基础,而且多数情况下新兴学科专业的设置都滞后于社会需求,如最早搞计算机的人大部分是学数学改行过来的。
从某种意义上说,新兴学科专业的最初几期毕业生就业途径较广,就业机会较多。但整体学科建设在教材、师资、经验等方面肯定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,因此需要慎重作出决定。
8、城市选择
优先考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大学。毕业后留在本校所处城市就业,不但有主场优势,而且同学间的人脉关系能发挥更大作用。
北上广深这几个大城市经济发达,富有活力,充满挑战和机遇。那些二线、三线城市虽然生活安逸,但节奏太慢且严重缺乏机会公平。而在一线城市,职场发展好坏全凭自己努力,拼爹现象还不会过于严重。
选大学,要么选离家近(父母工作所在地)的大学,要么选一线城市的大学,要么选双一流级别的名牌大学,这样对以后毕业的就业工作发展,都有很多好处。关于职业选择,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,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、性格和成长背景不一样,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。凡事没有绝对,不同的选择,会造就不同的人生。
9、专业选择
尽量不要报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。所谓热门专业不但录取分虚高,而且今后的毕业生一抓一大把,根本没有竞争力,且现在的热门过几年后未必就还是热门。不如根据自身考分填报排名更高的大学里的普通专业,毕业后反而更有就业前途。
10、专业只供参考,不作为硬指标
很多专业外行根本就不了解,不少专业的毕业去向作为外行人是根本想不到的。同时大学毕业生由于年轻,对新事物新领域的接受程度以及可塑性往往会被用人单位格外看重。所以本科学的专业,主要还是基础知识在发挥作用,学习能力、理解能力、变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的意志才是在就业求职中最关键的因素。
现在的大学教育多数都以通识教育为主,也就是说,相对笼统地划定一些大方向,比如管理类、机械类、水利类、自动化类、计算机类、电子类等等,在这些大方向上让学生再去做专业选择,来确定具体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。
电话:18596785760
邮箱:shengdaedu@163.com
微信号:fjsdjy01
地址: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溪源宫路98号胜大教育(大学城校区)
微信公众号
招生咨询
热门搜索:福州高考复读、福州高考复读学校、福州新高一、福州高三冲刺班、福州艺考文化课、福州艺考文补、福州高三全日制学校 备案号:闽ICP备19011298号-1